10月18日,景东物流在北京主办了2018届全球智能物流峰会。在峰会上,由京东物流和南开大学等九个单位联合赞助的城市智能物流研究所(熊安)正式开幕。
同时,京东物流总裁王振辉宣布,从现在起,北山光三市将开展全面的个人快递服务,从2019年起,收集范围将逐步扩大到全国。
王振慧还分享了景东的全球供应链基础设施网络(GSSC)在会议上的进展。
雄安新区布局
2018年5月,京东X无人超市在熊安新区正式开业,成为熊安新区建设的第一个实际落地项目。
2018年6月,京东配电机器人在熊安新区公共服务中心亮相,进行现场试验,为熊安新区正式投入使用做准备。在物流领域,京东在登陆阶段的步伐不断加快。
熊安新区首席信息官张强在会上说:“熊安新区是一座白手起家的新城市。能够实现物流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交通社区设施等的同步规划和建设。
根据规划,城市智能物流研究所将熊安新区定位为全球智能物流示范城市和中国物流创新示范高地。该研究所将在匈牙利新区行政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研究所将建设地下物流中心、地下管线运输、智能终端站和智能小区布局,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和智能物流的三维覆盖。
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陈向生说,CIL对未来城市空间物流提出了三层构想。
在空间层面,建立地下铁路物流、公路物流乃至城市走廊物流一体化,大规模转移城市空间以供生活使用;
智能基础设施,包括无人驾驶车辆、无人飞行器、无人仓库、智能园区等基础设施的连接;
在数据层实现互联,将物流数据平台转化为城市的大数据,有助于提高整个城市的智能化水平。
京东物流首席执行官王振慧表示,物流已经成为城市和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CILI将秉承未来视野和世界视野,为智能城市和国家物流的发展提供解决方案,以拓展物流服务空间,实现物流产业和城市环境。环境与空间的有效协调协调发展已成为推动世界智能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全球物流战略
海外市场是京东物流近年来的战略重点。2018年6月,京东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发表了一封内部信,说:“在未来十年,我们的供应链服务也将出口到全球市场。”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条双48小时的环球路线,实现中国48小时的世界通道,提高其他国家当地物流的及时性,实现当地48小时的配送,帮助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并把全球商品带入中国,”季说。NGDN物流首席执行官王振慧在会上说。
根据京东发布的先前数据,京东物流计划建立一个双向网络,称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全球商品进入中国。
采用830枢纽布局,即国内8个物流枢纽加上全球30个核心供应链节点的全球布局。通过建立海外仓库、开通跨境专线和智能多式联运,全球商品的“距离”将缩短。
在介绍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的建设进展时,王振慧表示,第二天DADA已经成为标准的物流产品,这一天在7年或8年前达到“211”。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物流的时效性仍然相对较低。
“我们把印度尼西亚需要的物流时间缩短到85%,订单可能在第二天到达。”
据了解,今年9月,京东在泰国设立了仓储中心,王振辉认为,一年之内泰国本地货物也可以完成48小时的抵达。
京东物流已逐步在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美国等地登陆其服务。如果在曼谷开设了211个期限,当地消费者也可以享受“早点、午后服务”。
开通个人快递业务
基于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京东物流在峰会上宣布了一个由京东供应链、京东快递、京东冷链、京东快递、京东越界、京东Yunkanga组成的全新产品系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AN。D集成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情景。
提供与服装、消费品、3C、汽车售后市场四大核心产业不同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记者了解到,围绕传统货运业务,京东物流以包装重量30公斤为区别,打造京东快运和京东快运两种产品,为用户提供快速、准确、个性化的分销和各种增值服务。
京东云库是京东物流的产物,集社会仓储和物流资源共享于一体。通过出口技术、标准和品牌、京东物流仓储管理系统、数据产品服务和运营经验,可以让商家和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一个集成物流和业务流程的云物流基础设施平台。
对于C业务,京东物流有了新的举措,王振辉在会上宣布正式开通个人快递业务,征集范围已事先选定,交货目的地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从2019年起,范围将逐步扩大。整个国家。
王振辉表示,自9月份以来,京东物流已开通了个人快递业务,已为数十万用户使用。
在此之前,京东物流主要是在平台上为商家提供送货服务。进入个人快递业务意味着京东将利用多年来建立的快递网络和用户平台,开始扩大更多的产品和客户。